首页 » 新闻荟萃 » 要闻

谢师不必在“宴”

日期:       字号: [ ]   视力保护色:

“谢师宴”已背负了太多世俗陋习,成为了一种广为诟病的交际现象,甚至是一种错误的思维导向,这样的风气的确应当抵制。

高考已经发榜,考生不日奔赴“远大前程”。“升学宴”“谢师宴”几乎就成为了学生和家长感谢老师教导之恩的“常规动作”。随着宴请奢华程度的不断升级,“谢师宴”的商业气息和功利思维也越来越重,虚荣心和攀比之风盛行,不仅违背了“谢师”的初衷,而且很容易使得原本纯洁的师生关系被庸俗化。

眼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和各部门都在狠刹大吃大喝之风,崇尚节约,各级纪检部门对公职人员在“谢师宴”中出现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要制定反制措施,予以杜绝。而作为普通老百姓,虽然“谢师宴”属于个人家庭行为,不在各级纪检监督之内,但其不良影响不利于建设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不仅带头狠刹“谢师宴”之风,还应主动劝诫亲朋好友及同事刹住“谢师宴”。各有关部门和基层组织要进行思想动员,对所在地家庭每年的升学情况进行一次摸底调查,大力宣传“谢师宴”之风的危害性,倡导文明节俭的社会新风尚,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更上新台阶。

尊师重教历来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学生的成长的确离不开老师的辛勤培养。而作为老师最真的期望是学生的好成绩,并非什么谢师宴。尊师重教绝非仅仅体现在“舌尖”上。师生之间的情分不应该也不可能因一场“谢师宴”而终止,学生对老师的感恩应当是终生的,正如古语所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到了新的学习环境,学生经常给恩师打个电话、发条短信、寄张贺卡,都能激起老师心中的那种欣慰和自豪感。在新岗位继续刻苦学习,努力锻炼自己,以更优异的成绩来回报国家和社会,才是对老师最好的感恩,也是对工作在教书育人岗位上的广大老师们最有意义的肯定和褒奖。

而今,“谢师宴”已背负了太多世俗陋习,成为了一种广为诟病的交际现象,甚至是一种错误的思维导向,这样的风气的确应当抵制。谢师之情不必在“宴”。只有用纯洁的“心意”来表达感恩,才能体现我们的师道尊严,才是传达谢师之意的正道。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