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他山之石

新疆用警示教育上紧“发条”拧紧“螺丝” 警钟“长”鸣亦“常”鸣

日期:       字号: [ ]   视力保护色:

“要将近期查处的这两起典型案例,制作成警示教育片,翻译成多种语言开展好警示教育,编印忏悔录等‘活教材’,以案明纪、引为镜鉴,当头棒喝,使更多的干部红脸出汗、知错知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会上,主要领导亲自点题安排警示教育工作。

警钟“长”鸣,也要“常”鸣。去年以来,自治区党委始终把警示教育作为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充分发挥警示教育的治本功能,在全区形成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浓厚氛围。

以案示警 触动心灵

“片中的反面主角,抵制不住诱惑,耐不住清苦,从‘好同志’到‘阶下囚’,真的只是一步之遥。在为他们的沉沦感到痛心疾首的同时,我会以此为鉴,自警自律,干净做事,清白做人。”阜康市干部魏本新看完自治区纪委监委拍摄制作的《蜕变》系列警示教育片后深受触动。

案例挖掘有深度,一把钥匙才能开一把锁。自治区纪委监委选取违纪违法党员领导干部典型案例,拍摄《蜕变》系列警示教育片,汇编《党员干部严重违纪违法忏悔录》发放给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集体学习;组织开展职务犯罪庭审旁听活动,现场接受警示教育;在发案单位通报案情,组织发案单位认真反思、查找漏洞,真正做到审查调查开展到哪里、警示教育就跟进到哪里。

“组织花大力气培养我,给予我很多荣誉,我不珍惜、不感恩、不回报,背信弃义,与组织离心离德,我的所作所为,连自己都痛恨不已。”这些撕心裂肺的忏悔、充满愧疚的告白,让人深受警醒。

为避免个别党员干部在接受警示教育时“当看客”,自治区各级党组织在开展警示教育时,要求党员干部撰写心得体会并开展讨论,引导每个受教育者真正把自己摆进去,以案为鉴,防微杜渐。

警示教育并非一蹴而就,更不能一曝十寒,必须在“长”“常”二字上下功夫。自治区纪委监委建立完善通报曝光制度,加大通报曝光力度,及时报道重大违纪案件查处情况,在各媒体第一时间发布违纪党员干部接受组织审查、给予党纪政务处分的消息。

“要切实发挥好这些反面教材的警示作用,上紧‘发条’,拧紧‘螺丝’,使党员干部更加自觉地慎微慎独慎始慎初,切实增强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的自觉性,做一个人民满意的公仆。”自治区党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罗东川要求。

基层末梢 震慑常在

“作为党员干部,在群众面前公开检讨,那种场景时刻警醒我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和田县英阿瓦提乡乡长买提肉孜·艾比布拉回忆起在警示教育大会上公开检讨的情景,至今还心发慌、脸发烫。

“老虎”要露头就打,“苍蝇”乱飞也要拍。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苍蝇式”腐败量大面广,群众深恶痛绝,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向基层延伸,警示教育更不能掉队。

2017年以来,自治区纪委通过群众工作督导等方式扎实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对35个贫困县市特别是22个深度贫困县市在政策落实、项目安排、资金使用和工作作风等方面实施精准监督,严肃查处在农村低保、安居房建设、易地搬迁、产业扶贫、惠农资金等领域的违纪违法行为,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退赔大会等,达到查处一个、警醒一片的效果。

与此同时,建立完善贫困县市扶贫领域纪检监察工作月报告、季通报、常态化分级通报曝光制度,加大通报曝光频次和数量,层层传导压力,认真落实“通报是常态,不通报是例外”的要求,查处一起,点名道姓通报曝光一起,并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发至乡村,提高各族群众的关注度、知晓度、认可度,动员和引导各族群众积极有序参与,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

常教常新 久久为功

“我要当好廉内助,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廉洁自律,与爱人携手为社会的风清气正贡献一份力量。”自治区纪委监委干部麦尔旦·吐尔孙的妻子在自治区纪委监委干部职工家属座谈会上表态。

自治区纪委监委机关带头从领导干部作风抓起,以己促家、以点带面,通过在全区举办干部家庭助廉座谈会,组织干部家属参观自治区全面从严治党教育展览,在网站开设家风专栏等方式,推进警示教育进家庭,强化“八小时之外”监督,引导党员干部家庭成员培育良好家风,筑牢家庭廉洁防线。

每年7月,集中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活动月是自治区加强党风廉政教育的一贯做法,通过19年的执着坚守,教育月已经成为廉政教育的一张靓丽名片。

2017年全区共计196万人次参与廉政专题学习讨论,246万人次参与“纪律知识微考堂”答题活动,55万人次接受党规党纪测试,22万人次参与“全面从严治党、喜迎十九大”主题演讲比赛,10万人次参观自治区廉政教育展览……这些数据,是新疆党风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全覆盖的有力见证。(李娜娜)


上一篇:
下一篇: